深圳辟谣有14.7万套断供房!监管部门辟谣不力,专家呼吁透明!

时间:2023-08-13 20:07:21       来源:有价值

官方辟谣深圳有14.7万套断供房,专家:辟谣力度不够,应告知断供房数!

最近,有一些自媒体在网上发布了一些视频,声称深圳现在有超过14万套的断供房,也就是说,这些房子的业主因为各种原因无法继续还贷,导致银行或者法院强制收回或者拍卖。这些视频还用一些惊悚的语言和画面来渲染深圳楼市的危机,让人觉得深圳的房价即将崩盘。

这些视频真的可信吗?深圳真的有那么多的断供房吗?深圳楼市真的面临崩溃吗?今天,我就来为你揭开这些谣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清楚深圳楼市的真实情况。


(相关资料图)

近期,有自媒体发布视频称,目前深圳楼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弃房断供,目前深圳断供房数量为146549套”。而据经济日报报道,针对此传言,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回应:视频内容严重失实,纯属谣言。目前,深圳市房地产贷款按揭不良率为0.23%,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首先,我们要看看官方是怎么说的。根据[深圳新闻网]和[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针对自媒体发布的视频传言,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明确辟谣,称视频内容严重失实,纯属谣言。监管部门表示,目前深圳市房地产贷款按揭不良率为0.23%,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如果按照传言中的深圳断供房数量,以断供房平均未偿贷款100万元/套的保守假设测算,仅按揭不良贷款就超过1400亿元,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这个辟谣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也有一个问题:监管部门为什么不直接公布断供房的具体数量呢?难道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吗?还是因为他们怕公布了会引起恐慌呢?

其次,我们要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根据[经济日报]和[澎湃财讯]等媒体报道,一些房地产专家对监管部门的辟谣表示认可,但也指出辟谣力度不够,没有明确公布断供房的具体数量和分布情况。专家认为,这样会导致民众对楼市信心下降,对市场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相关数据和信息,引导市场预期和消费者行为。

这些专家说得很有道理,毕竟数据说话才最有力量。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公布断供房的具体数量和分布情况,那么就可以让民众更清楚地了解深圳楼市的真实状况,避免被一些自媒体误导。而且,如果断供房的数量真的很少,那么公布出来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呀。

再次,我们要看看业主是怎么说的。根据[腾讯新闻]和[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一些深圳业主对断供现象表示担忧或者无奈。业主们表示,断供的原因有现金流问题、收入下降、疫情影响、投资失败等等。但是业主们也清楚地知道,断供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并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或者强制执行。业主们希望能够通过与银行或者债权人协商或者转让等方式解决问题。

这些业主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买房不容易,还贷更不容易。在这个经济形势下,很多人都面临着收入减少或者支出增加的困境,如果还要承担高额的房贷,确实会有压力。但是,断供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它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损失。所以,业主们应该合理安排负债,避免断供。

最后,我们要看看法拍房是怎么说的。根据[乐有家研究中心]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法拍房是断供房的一个重要来源。今年上半年深圳约有1901套房源上拍,参拍人次5307人,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85.87%,最终成交834套,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52.75%,拍卖成交金突破71亿元,同比翻倍,主力成交区域位于南山、龙岗和福田。法拍房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法拍房具有价格比商品房更低、交易流程透明公正、交易周期短等优点。但与此同时,购买法拍房可能伴随着一些风险,购房者在考虑时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深圳的法拍房市场正在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对法拍房感兴趣。这可能是因为深圳的商品房价格太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可能是因为深圳的法拍房价格相对低廉,让很多人觉得有机会捡漏;还可能是因为深圳的法拍房交易流程比较简单和公开,让很多人觉得更放心和方便。但是,购买法拍房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你有购房资格、一次付清款、避免产权纠纷等条件和能力。所以,在你决定购买法拍房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准备。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深圳并没有14.7万套断供房,这是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散布的谣言。 深圳楼市并没有崩盘的危机,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断供现象,这反映出当前楼市交易量下滑,房价下跌的趋势。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引导,及时公布断供房的具体数据和信息,稳定市场预期和消费者信心。 业主应该合理安排负债,避免断供。 购买法拍房要注意有购房资格、一次付清款、避免产权纠纷等风险,不要盲目跟风。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深圳楼市或者法拍房有什么看法或者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你关注我的账号,我会不定期地为你带来更多有趣和有用的信息。谢谢你的阅读,下次再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