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10年抢救性保护近百种当地濒临灭绝“乡土树种” “树文化”露天“博物馆”助力守护“生态之源”

时间:2023-08-01 19:15:33       来源:新民晚报

今年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青浦区退役军人戴鼎,收到了爷爷戴龙兴、爸爸戴雪华送给他的节日礼物:一盆小叶杜鹃的盆景。两位老人叮嘱他说:要继续做好抢救、守护当地濒临灭绝“乡土树种”的事业,为生态环境建设多作贡献。自2013年开始,戴家三代人,连续不断地从青浦地区和外省农村寻觅来濒临灭绝的“乡土树种”近百种,将其“移植”到他们在青浦区夏阳街道金家村建立的“龙鼎千树园”“延续生命”,进行抢救性保护。10年来,“龙鼎千树园”里的濒临灭绝“乡土树种”已有数千棵,成为远近闻名的“树文化”露天“博物馆”,助力守护“生态之源”。

图说:爷爷戴龙兴、爸爸戴雪华向戴鼎赠送建军节礼物 采访对象供图

“走村串户”寻找目标


(资料图)

戴雪华是青浦重固人,长年外出从事建筑行业。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当地农村地区因房屋动拆迁(征收),或实施其他建设项目,常常有濒临灭绝的珍稀“乡土树种”,随之“消失”,戴雪华觉得非常可惜。“珍贵树种减少,对保持生态平衡是很不利的。”他萌发了抢救保护“乡土树种”的念头。

“乡土树种是在一个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稳定的植物群落。它们土生土长,千百年来在当地生长发育,繁衍后代,具有对当地环境最高的适应能力。而且由于适宜的环境,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生态功能都能正常运转,能充分地展示出它的观赏性能。”戴雪华说,这样好的树种,特别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怎么能让它们“没了”呢?

2012年,戴雪华在夏阳街道金家村看中了一块林地,面积约有100亩,“有河流有良田,适合‘乡土树种’生存生长。”在夏阳街道以及金家村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戴雪华租下了这块林地,用作安置被抢救过来的珍稀“乡土树种”。第二年,“龙鼎千树园”就建成了。

戴雪华同时在老家和当地“走村串户”,寻找目标。一天,听说重固中新村有一个竹园,因为动拆迁,即将废弃,里面有珍稀“乡土树种”。戴雪华马上赶到现场,看到竹园里真有濒临灭绝的珍稀“乡土树种”,如连树、百子树、经树、国树、野树等,就和主人谈起了“收购”的话题。

图说:“龙鼎千树园”成为远近闻名的“树文化”露天“博物馆” 江跃中/摄

第一次“出击”,戴雪华的收获就不小,他花几百元,买到了几十棵树种。运输时,车子开不进去,只能靠“人拉肩扛”把树种运出来,人工费、租车费倒是用掉了几千元。

多年来,戴雪华几乎跑遍了青浦的农村,每年都购进大量的珍稀“乡土树种”,“龙鼎千树园”里的树种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丰富。戴龙兴也经常和儿子一同出行找树种,助他一臂之力。

戴雪华不仅对本地的珍稀树种感兴趣,也找到了一些外地的珍稀树种。去宜兴出差,他带回了不开花的经树,不结果的百子树;到上饶办事,他弄来了七姊妹树等。

图说:这棵紫薇树的树龄达500年 江跃中/摄

“退役军人”加盟团队

抢救保护珍稀“乡土树种”,耗时费力,几年跑下来,戴雪华和父亲戴龙兴渐渐感觉力不从心,他想到了年富力强的儿子戴鼎,能不能动员他一起来做呢?

1987年出生的戴鼎,2007年参军去了消防部队,因表现突出,被吸收为中共党员。退役回青浦后,在夏阳街道上班。当戴雪华向儿子提出自己的愿望后,戴鼎立即表态:干这活虽然不如坐办公室舒服,但能锻炼人,军营里出来的人,也吃得起苦。

就这样,戴鼎辞掉机关的工作,于2015年正式加盟戴雪华的“救树”家庭团队。从此,乡亲们的眼帘,不时会映入祖孙三代奔走在“救树”现场的画面。

戴鼎年轻有活力,一次,三人去某村收树种,谈了一上午没有谈成。下午,戴鼎继续和村民讨论,精气神十足,还显示了满满的诚意,村民终被说服。这一天,团队收获了七八棵树种,满载而归。

这位退役军人思想活跃,总能提出不少做好园子的“金点子”,现在已经成了老爸的好助手,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图说:园子里已经有近百种当地濒临灭绝“乡土树种” 江跃中/摄

全家“总动员”减开销

为了抢救珍稀树种,建设维护运营“龙鼎千树园”,戴雪华不惜成本,他把创业赚的钱和家里的积蓄,悉数投到了这项事业中,至今已经用去了3000多万元。

有一次,有人向他“通风报信”,某村的一位农民要做家具,打算把一棵岁数不小的珍稀树种百子树“砍了”,戴雪华急了,爸爸戴龙兴对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把这棵树“抢下来”。

父子俩和这位农民“谈判”,但对方不肯出手。一次不行,就去第二次,戴雪华一连去了四次,不仅讲“刀下留树”的意义,也持续提高收购的价码,终于打动了对方。

这些年,戴雪华的园子里,增添了不少名贵的珍稀“乡土树种”,也吸引了外人的目光,有家企业找他要买一棵树龄达500年的紫薇树,出资70万元,被他一口回绝。

但园子的“成长”,需要财力的支撑。戴雪华只能千方百计节省人力等。他还搞了个全家“总动员”,发动家庭成员都来帮忙,这样可以减少开销。于是,87岁的老父亲和86岁的老母亲再次“上岗”,做园子的义工,老婆、儿媳,以及亲家,他们只要有空,就来做事情,一家人围着“乡土树种”忙个不停。

谈到“龙鼎千树园”的未来,戴雪华表示,他有信心将其全面打造成以乡土树种为特色的树文化主题科普展示教育功能区,地区“树”文化科普示范基地。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高级园林工程师、南京林业大学客座教授林鸿鑫,两次派人前来园子考察,并对戴雪华全家抢救性保护当地濒临灭绝“乡土树种”的善举赞不绝口,认为这对本地乡土树种的保护繁育以及文化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守护生态之源提供了有力支持;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周志高,欣然为戴雪华题词,赞誉他是“树文化人”。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关键词: